重慶巫溪:讓長江山水“顏值”更高
本報訊(記者李立峰通訊員付澤武佳佳)不久前,重慶市巫溪縣檢察院與巫溪縣林業局聯合成立了林業生態保護檢察室。“林業生態環境保護是一個龐雜的工程,要像打拳擊一樣,必須要組合出拳,精準發力。”巫溪縣檢察院檢察長楊德偉介紹說。
第一拳:打破“屏障”。巫溪縣林業面積大,森林資源豐富,當地一些群眾法律意識薄弱,破壞森林資源犯罪頻發。從源頭減少破壞森林資源的犯罪,是“組合拳”打出的第一擊——犯罪預防機制。
巫溪縣檢察院將通過以法評案、以案釋法的方法,深入村鎮,在群眾和一線護林員當中定期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活動。
除此之外,該院建立林業生態保護聯席會議制度,成員由巫溪縣檢察院和林業局的相關人員參加,每年召開一次,分析新情況、新問題,做到早發現、早解決。
第二拳:打通“關節”。辦案發現,涉林案件的發生,既有外部不法分子違法亂紀造成的,也有林業系統內部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森林保護工作中的瀆職犯罪。
檢察機關對林業行政許可、行政執法活動中的不作為、亂作為等情形通過檢察建議、提起公益訴訟等方式,依法行使法律監督。同時,通過巡查機制,林業檢察室,全流程、全方面、全領域的“三全”監督,構建了林業環境保護的大監督環境。
第三拳:打活“經絡”。如果說林業管理機制是林業生態保護的“關節”,那林業系統各部門間的協調溝通機制就是支撐起林業生態環保這個巨人的“經絡”,它將有效信息傳遞給各業務部門,同時也會將信息匯總反饋給中樞決策機構。
檢察院辦理刑事案件、林業局辦理行政案件過程中,對于案件中涉及行政執法領域或刑事司法領域的法律適用、案件移送、證據收集和審查等專業性、行業性問題,兩個部門進行雙向咨詢,全面提高雙方所辦案件的合法性、合理性和精準度。
第四拳:打開思路。涉林案件發生后,違法者的違法行為雖然能夠得到及時遏制,但是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已經不可逆轉了。作為近年來的熱詞,生態修復補償機制在新聞媒體上被屢屢提及。巫溪縣檢察院“趁熱而上”,將生態修復的理念推廣到破壞生態環境領域。對于積極履行生態修復的當事人,根據違法犯罪程度依法建議從輕、減輕處罰;對于判處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社區矯正緩刑考驗期內,責令其在指定區域內完成指定的修復任務,并將其完成任務情況作為一項考驗的指標,從而實現了保護生態環境與教育懲罰犯罪相結合。
來源:檢察日報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