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油期貨重啟 “上海油”競爭亞太定價基準
國內原油期貨重啟交易進入倒計時。日前中國證監會發布,“中國版”原油期貨將于3月26日掛牌交易,意味著時隔25年后,原油期貨將重返我國資本市場。
即將上市的原油期貨并不是我國首次推出。期貨市場專家常清介紹,早在1992年,我國就成立了相關的石油交易所,并相繼推出原油、成品油的期貨交易。“但受改革、市場條件等多重因素影響,上市不久就關閉了交易。”
按照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2017年公布的原油期貨標準合約,重啟交易的原油期貨交易為每手1000桶,漲跌停板限制為上一交易日結算價的上下4%,保證金比例為合約價值的5%。
業內人士測算,以當前國際油價在每桶60美元附近計算,每手合約的價值接近40萬元人民幣,投資者交易原油期貨的最低門檻接近2萬元。
“當然參與的投資者還必須滿足投資者適當性制度。”混沌天成期貨分析師孫永剛表示,原油期貨要求個人投資者開戶前的保證金賬戶余額達到50萬元,同時需滿足相關的測試和經驗要求。
與現有的商品期貨品種不同,境外投資者將通過多種模式與境內投資者在原油期貨市場“同臺”交易。“境外投資者可以直接用外匯作為保證金,外匯保證金結匯后可用于結算,同時經能源中心同意,一些流動性強的標準倉單、國債等資產也可以沖抵保證金。”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業內專家看來,原油期貨的交易將真正實現貨幣自由兌換,但外匯保證金賬戶實行專用賬戶管理,境外投資者可以約定匯入、匯出貨幣,實行“從哪里來回哪里去”,不會對境內的外匯交易產生影響。
“國內原油期貨上市,真正的意義是為國內的相關企業提供了一個套期保值、規避價格風險的場所。”金聯創副總裁鐘健說,近年來我國在加快石油體制機制改革,進口的企業和進口量逐步擴大,但面對國際市場的波動,國內企業只能在國際市場進行相應的風險管理,除了風險較大外,與市場的實際情況也相差較大。
此外隨著原油的上市,“上海油”將真正參與到亞太原油定價基準的競爭中。“目前亞太地區的石油消費量超過美洲、歐洲,但仍缺乏認可度較高的定價基準。”復旦大學教授吳力波表示,我國原油進口的規模越來越大,市場條件實際上早已具備參與競爭的基礎。
業內專家認為,未來“上海油”,有望與現有的紐約、倫敦兩地基準油價,共同組成全球24小時的連續交易機制。
“上海原油期貨的推出并不是與紐約、倫敦市場形成競爭,相反很可能因為全球原油的'東西套利’,增加紐約、倫敦兩大基準市場的持倉和成交量。”富善投資高級研究員董丹丹表示。
來源: 中國金融信息網
推薦閱讀: